(

)

姿
西
穿
广
穿
怀
访
悼亡
咏物
怀古
写人
抒情

译文

鶢鶋(一种鸟)飞到了鲁国的城门,却不知道什么是钟鼓和宴会。
孔翠(一种鸟)望着高高的天空,却被关在雕花的笼子里,心生忧愁。
荥阳有一位学识出众的儒者,早早地获得了公家的奖赏。
这地方尊重有才能的大夫和士人,他们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这个人天生就有智慧和风度,通过学习超越了游夏(孔子弟子)。
他学识渊博,连神农和黄石公都自愧不如。
他的药方名扬西极,兵法如数家珍。
他能贯通各种学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做什么事都能称心如意。
他在《星经》、《虫篆》等书方面有着广泛的见解,还能书画篆刻等。
子云说他所知道的不完全,方朔也有遗漏。
他的书法多变,时而端庄,时而放纵。
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大名仍高高在上榜上。
他曾献上书画图等作品,新诗也已远去。
他的名声传到朝廷,但因误报而错过了一次机会。
他的书法、诗文三绝,连皇帝都亲自题字赞赏,四方的人都仰慕他。
他嗜酒后更加豁达,常常弹琴看待天地间的恩怨情仇。
他形体已朽然而似土木般,身边只有几根拐杖和书本。
他没有做官在朝中做差事,却独自靠在书架上度日。
晚年他在芸香阁度过,但在战乱中藏书处昏暗不堪。
他虽然回到朝廷,但未做任何净化心灵的善事。
他在台州做官时年老体弱,乘船在浙江游荡。
他穿越四明山雪地,饥寒交迫时只能捡拾柴火和橡果为食。
只听说他唱着紫芝歌,但未见到他在杏坛讲学。
他眺望东南方向的天边,秋色中隐约可见魍魉之影。
别离后的凄惨情景至今仍在眼前,白头人也只是怀念过去。
春天到来时秦山显得更加秀丽,叶子飘落在清澈的渭水上更加明朗。
他曾在大官王侯家纵谈学问,也曾坐在树林下讨论税务问题。
他彻夜不停地写诗论文,眼前的景象激发了他的无限遐想。
虽然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但在词场上表现得较为生疏拘谨而昔日的热闹也被消减了去不再吹捧浮夸之事。
一百年中看着世事的变化人心的人性流失的体现自己在异乡内心如何安置与慰藉内心之中又有何依存之事也成为了时间的流逝的见证者呢?
萧条的阮咸琴还在那里但它的出处却是世间的纷扰与羁绊之中所不能脱离的。
将来有一天我会去拜访江边的楼阁那里有我深深的哀思与飘荡的情感等待着述说我的故事与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八哀诗(其七)》。诗中通过对故友郑虔在世时的记忆和追念,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以及对朋友才华与品格的赞赏。“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描绘出郑虔在荥阳时的情景,他不解音律,但钟鼓之声却能触动他的情怀,表现了他对音乐的敏感和情感深度。“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笼养。”诗人通过孔子的形象来比喻郑虔的高尚品格和远大的志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此句赞美郑虔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很早就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尊敬。“地崇士大夫,况乃气精爽。”诗人继续表达对郑虔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德行高尚、气质清新之赞赏。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各种比喻和意象,进一步展示了郑虔的多方面才能,以及他在文学、医学、兵法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并且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不舍离别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故人才艺与品格的回忆,抒发了深沉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