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
隐
亭
为
陆
大
理
赋
怜
君
开
净
业
,
还
在
禁
城
西
。
不
厌
官
曹
简
,
能
将
宠
辱
齐
。
移
山
成
列
岛
,
汲
竹
代
回
溪
。
方
药
桐
君
得
,
壶
觞
蒋
诩
携
。
幽
深
添
意
象
,
朴
略
称
羁
栖
。
所
志
存
山
水
,
何
心
立
町
畦
。
柳
闲
当
户
拂
,
莺
好
入
林
啼
。
残
帙
留
萤
照
,
新
诗
摘
叶
题
。
步
虽
从
琐
闼
,
梦
或
绕
丹
梯
。
竹
径
谁
称
达
,
花
源
我
欲
迷
。
散
朝
常
枕
籍
,
乘
兴
屡
攀
跻
。
慢
世
元
方
朔
,
逃
名
岂
会
稽
。
寒
松
方
命
酌
,
芳
草
忽
相
暌
。
献
赋
归
来
日
,
葱
青
觅
旧
蹊
。
写景
抒情
山水
田园
励志
咏物
赞美
动物
读有感
译文
爱你因为你有清净的修行,还住在京城西边。
不讨厌官府的简朴,能够把宠辱都看齐。
移动山岭形成列岛,用竹子汲取代替回溪(注:这里可能是指利用竹子作为吸水工具或水管)。
像桐君一样擅长医术,可以带着酒器与蒋诩(注:汉代隐士)一样的人交游。
幽深的环境增添了意象,朴素简约的生活方式适合寄居他乡。
志向在于山水之间,不计较世俗的田地与围墙。
柳树轻轻在门前摇曳,黄莺欢快地飞入林中啼叫。
残余的书卷留下萤火虫般的微光照亮,新写的诗篇用树叶摘录题写。
虽然身在琐碎的官职中,但梦中常常能登上高高的阶梯。
竹林小径谁人称赞通达,花源之地让我感到迷离。
散朝后常常沉浸于书籍中,兴致高时多次攀登高峰。
不求世俗的方朔(注:方朔是传说中的仙人),逃名于世岂是会稽(注:地名)的做法。
在寒松下酌酒,芳草忽然分离。
归去后献上辞赋的那天,我在葱郁的树林中寻找过去的道路。
赏析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兼隐亭为陆大理赋》描绘了一幅文人士大夫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人对陆大理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赞赏他选择在禁城西边的隐居之地,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能够超脱世俗的荣辱,如同古代的桐君和蒋诩一样淡泊名利。"移山成列岛,汲竹代回溪"展现了陆大理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幽深添意象,朴略称羁栖"则赞美了他的隐居环境清幽,生活态度质朴。诗人羡慕他的山水情怀,无拘无束,不拘泥于世俗的规矩。"柳闲当户拂,莺好入林啼"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闲适,"残帙留萤照,新诗摘叶题"则体现了陆大理的雅兴和才情。尽管身在琐碎的日常中,但他的心灵世界却常常游离于尘世之上,向往着仙人般的境界。"散朝常枕籍,乘兴屡攀跻"表达了对陆大理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而"慢世元方朔,逃名岂会稽"则流露出对浮躁世态的批判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以"寒松方命酌,芳草忽相暌"表达对分别的惋惜,期待重逢之日能再寻旧迹,共享隐逸之乐。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陆大理的高尚品格和隐逸生活的美好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