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怀古
边塞
思乡
秋天
远望
感情寄托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十六夜无月同助甫作》描绘了诗人对月色的渴望与现实中的孤寂心境。首句“怅望清光已不禁”表达了对明亮月光的向往,然而却无法亲眼所见,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着,“沉沉宫阙转生阴”暗示了宫禁深沉,月色被遮蔽,暗含政治氛围的压抑。“雁鸿暗度千山色”以大雁穿越山岭的形象,寓言自己和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系彼此。而“戎马秋悬万国心”则揭示了战事未息,百姓忧虑,使得诗人与友人的团聚愿望更加遥不可及。“乡思骤飞红树外”进一步渲染了思乡之情,红树之外的远方,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家乡。“佳期空隔碧云深”写出了理想中的美好时光与现实之间隔着深远的碧云,难以触及。最后,诗人借用谢公(谢朓)典故,表达自己在高城上没有南楼赏月的兴致,只能听到凄凉的砧声,增添了夜晚的孤寂与悲凉。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月色、雁鸿、战事和砧声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团圆的期盼与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赠从弟冽
唐·李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