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馀
干
吴
师
中
秀
才
以
小
诗
惠
歙
砚
次
韵
谢
之
旧
曾
起
草
向
明
光
,
独
与
罗
文
近
赭
黄
。
三
载
瓦
池
研
灶
墨
,
因
君
聊
复
梦
仪
凰
。
写景
咏物
读书
记梦
情感
赞美
赞物
名物地
山
水
译文
第一句“旧曾起草向明光,独与罗文近赭黄。”可以翻译为:曾经在明光殿起草文书,独自与罗文等接近帝王的人物。
第二句“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可以翻译为:三年间在瓦制的砚台前刻苦研墨,因为你的缘故,我又开始梦见仪态优雅的凤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的作品,题为《过馀干吴师中秀才以小诗惠歙砚次韵谢之》。诗中,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明亮的光芒下起草文书,与罗文(可能是某位亲近的人)共事,砚台的颜色接近赭黄色。他提到用了三年时间在瓦池边研磨灶墨,这份砚台是友人吴师中赠送的,因此收到后他在梦中仿佛见到了凤凰,寓意着对友情和才华的赞美。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以及砚台引发的怀旧和美好联想。
周必大
887首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猜您喜欢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览从兄咸剑池编
宋·宋祁
竞爽吾宗属俊翘,凌云辞气剩飘飘。十年缔思轻伧赋,一骨评风压楚谣。纵玩书窗迷野马,长吟秋社续寒蜩。夫君自有何郎恨,枉使东阳臂肉销。
松轩为蔡相公题
明·涂瑞
千尺虬枝傍小亭,岁寒心思日忘形。谁家弦管鸣南陌,何处波涛写北溟。风送清香浮小榻,月移疏影下前庭。他年学得长生诀,许我山中采茯苓。
高阳台·感怀
清·许禧身
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黯消凝。炉内香残,案上灯昏。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一样无眠,静.....
游黄华山
金末元初·元好问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悬流千丈忽.....
书蔡香祖掌教海南杂著后(其一)
清·施钰
三纪梯航作笔谈,姓名知已震安南。炎荒不假文人道,谁著天朝教化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