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写景
山水
秋色
咏物
赞美
地点
东林寺
怀古
友情
田园
写鸟
鲈鱼
佳节
秋节

译文

隔着溪流似乎有云雾缭绕,但在这远离城市的草堂里,却无法赊酒来畅饮。
秋色中,竹林外的琅玕亭显得格外宁静,而坐在中央的香花旁则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山殿中千年伫立的龙象雕像仿佛是守护神,而八月的鲈鱼已经游上钓船,等待着垂钓者。
这里的一两个老僧是我熟悉的面孔,我在松树下敲起火种尝试煮新春的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东林寺的所见所感。首句“隔溪兰若有云住”,以兰花隐于溪边的云雾之中,暗示了寺庙环境的清幽和宁静。次句“背郭草堂无酒赊”则写出寺中简朴的生活,没有世俗的喧嚣与繁华。“秋色琅玕亭外竹”描绘了亭子外翠竹摇曳,秋意盎然,增添了诗意的氛围。“天香薝卜坐中花”则通过描写带有香气的花草,进一步渲染了寺内的清新与宁静。“千年龙象当山殿”借千年古象比喻寺内可能的壮观佛像,表现了历史的厚重和宗教的庄严。“八月鲈鱼上钓槎”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禅意结合,寓含超脱尘世的禅思。最后两句“一二老僧皆旧识,松根敲火试春茶”,点出诗人与寺中僧侣的交情,以及品茗的闲适时光,体现了僧人生活的淡泊与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林寺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禅宗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