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景
寄
契
原
鲁
应
奉
冻
雨
萧
骚
雪
复
作
,
老
树
荒
云
冰
满
壑
。
穷
冬
日
日
南
极
昏
,
杀
气
时
时
北
风
恶
。
此
时
高
楼
望
八
荒
,
一
色
山
川
共
城
郭
。
岂
无
渔
艇
在
江
湖
,
稍
有
人
烟
辨
墟
落
。
村
中
人
少
虎
狼
多
,
野
外
草
深
禾
黍
薄
。
春
雷
何
处
起
潜
蛟
,
寒
霰
空
庭
噪
饥
雀
。
玉
堂
供
奉
高
昌
公
,
走
马
居
庸
度
沙
漠
。
归
来
茅
屋
卧
青
毡
,
脩
竹
清
风
动
寥
廓
。
时
危
安
得
屡
促
席
,
坐
对
高
寒
宜
晚
酌
。
长
林
惨
惨
烟
水
空
,
时
有
飞
来
双
白
鹤
。
写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冬日写景
大雪
写山水
村野生活
寒凉萧骚之感
译文
“冻雨萧骚雪复作,老树荒云冰满壑。”可以翻译为:“寒冷的雨点伴随着风的呼啸,雪又开始飘落。老树枯枝在风中摇曳,荒芜的云层下,冰霜覆盖了山沟。”
“穷冬日日南极昏,杀气时时北风恶。”的意思是:“在严寒的冬季,每天南方的天空都显得昏暗,寒冷的北风带来威胁和肃杀之气。”
“此时高楼望八荒,一色山川共城郭。”翻译为:“此刻我站在高楼上眺望四周的荒野,一片色彩的山川与城市相连。”
“岂无渔艇在江湖,稍有人烟辨墟落。”可以理解为:“难道没有渔船在江河湖海中穿梭吗?偶尔可以辨认出有人烟的村落。”
“村中人少虎狼多,野外草深禾黍薄。”意思是:“村里的人很少,而虎狼等野生动物却很多。野外草深,谷物和黍稷也很稀少。”
“春雷何处起潜蛟,寒霰空庭噪饥雀。”译为:“春雷在哪里响起唤醒了潜藏的蛟龙?寒冷的雪花飘落在庭院里,饥饿的鸟儿在噪叫。”
“玉堂供奉高昌公,走马居庸度沙漠。”的意思是:“高昌公作为玉堂的供奉,骑着马穿越居庸关度过了沙漠。”
“归来茅屋卧青毡,脩竹清风动寥廓。”翻译为:“他归来后躺在青毡上休息于茅屋中,修长的竹林和清风吹过,周围显得空旷而宁静。”
“时危安得屡促席,坐对高寒宜晚酌。”意思是:“在这个危险的时代,多么希望能够有人与我频举酒杯,共同坐看这寒意中的夜晚,举杯畅饮一番。”
“长林惨惨烟水空,时有飞来双白鹤。”译为:“长林间烟水迷茫景色凄惨,偶尔有双鹤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以冻雨和雪的交替为背景,展现了荒凉而寂静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老树荒云冰满壑”形象地刻画出冰雪覆盖的山谷,极昼的昏暗和北风的凛冽更增添了冬日的肃杀之气。他从高楼远眺,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山川城郭,虽然有渔舟江湖和稀疏的人烟,但村落间虎狼横行,田野荒芜,显示出生活的艰难。诗人接着转而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身处简陋茅屋,却有修竹清风相伴,心境显得较为豁达。然而,时局动荡不安,诗人感慨难以频繁相聚,只能在寒冷的夜晚独自饮酒,享受这份宁静。最后,他以“长林惨惨烟水空,时有飞来双白鹤”收束,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融入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和淡泊情怀。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出真州(其六)
宋·文天祥
天地沉沉夜溯舟,鬼神未觉走何州。明朝遣间应无是,莫恐元戎逐客不。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