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夕
乘
月
下
怀
远
江
作
清
风
碧
树
转
千
峰
,
疏
雨
残
云
净
晚
空
。
银
汉
楂
回
乌
鹊
月
,
石
门
帆
送
鲤
鱼
风
。
一
时
诗
兴
来
天
外
,
半
夜
秋
声
起
梦
中
。
绝
似
黄
州
游
赤
壁
,
翩
翩
孤
鹤
渡
辽
东
。
写景
夏末秋初
怀古
抒情
七夕节
借景生情
天文
银河
译文
清风轻拂过碧绿的树木,转过千峰万壑,稀疏的雨点伴着残云,净化了夜晚的天空。
银河之中,乌鹊飞舞如影般翻飞在果树的旁边;而巨大的石门如同送别般,让船帆在鲤鱼般的疾风中飘荡。
一时之间诗兴如天外飞来,夜半时分秋天的声音在梦中响起。
景色美得像黄州游赤壁一样,仿佛有翩翩起舞的孤鹤渡过辽东。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七夕乘月下怀远江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清风碧树转千峰”以轻盈的清风和翠绿的树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峰,展现出自然的静谧与深远。接着,“疏雨残云净晚空”描绘了稀疏的雨点和零星的云朵洗刷过傍晚的天空,使得空气更为清新。“银汉楂回乌鹊月”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暗示银河中的鹊桥已过,乌鹊归巢,月亮高悬,营造出浓厚的七夕节日氛围。而“石门帆送鲤鱼风”则通过想象石门处的帆影随鲤鱼之风摇曳,寓言远方的思念之情。“一时诗兴来天外”表达诗人灵感突发,思绪飘向远方,仿佛来自天际。最后一句“半夜秋声起梦中”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深夜的秋声在梦境中响起,增添了离愁别绪。结尾“绝似黄州游赤壁,翩翩孤鹤渡辽东”以黄州赤壁的历史典故和孤鹤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遥想以及自己孤独的情感寄托,如同一只独自飞越辽东的孤鹤,寓意着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和神话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怀人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七夕同丁计部蔡刑部欧博士集沈刑部宅观沈石田山水得秋字
明·黎民表
长安木叶下新秋,坐对双星缓客愁。明月渐收藏扇箧,凉风偏在曝衣楼。休文词赋缘多病,宗炳琴尊托卧游。谁道七襄难报赠,才人先有夜光投。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七)卜筑西坞
宋·程俱
出处初漫浪,淹留失佳时。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谁.....
卧病有以七夕诗见示因次其韵(其一)
明末清初·彭孙贻
空山何地隐巢由,矫首星河独送眸。络纬不催今夜织,井梧还动故宫愁。千家戍柝惊残杵,一卧烟波狎众鸥。莫笑病夫徒伏枕,澄怀自共少文游。
七夕杂诗仿曝书亭体(其三)
清·萧道管
碧海青天几度来,婿乡缥缈指蓬莱。嫦娥懒见双星会,渐渐灵妃唤不回。依旧东西沟水流,有人为古起担忧。玉皇不付冯暖券,何处婚钱醵阮修。
寿楼春·新甫学士八旬双寿,重谐花烛,倚声奉祝
清末近现代初·奭良
逢良辰清和。恰双星挈手,重渡银河。试望天南鸳浦,老人星过。思往事,扬长歌。是几番、宾筵傞傞。正锦烛金尊,饮渌频问夜如何。清芬扇,高门。尽名如绮里,福胜频罗。共道秦川名族,.....
玉阶怨
清·陆洽原
清秋桐叶下,忆昔合欢裁。针穿七夕巧,绣作双凤回。流苏凝艳藻,麟文拂轻埃。玛瑙相思荐,沈香百子开。承恩当桂寝,侍宠梦瑶台。朱颜镜里去,白露岁华催。恩绝昭阳驾,愁满长门苔。人.....
七夕
宋·叶梦得
七夕仍残暑,三年记此宵。傍檐依岭月,攲枕听江潮。瓠大何妨拙,槎回未觉遥。何须论乞巧,河汉望星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