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抒情
怀古
秋节
城市
忧民
怀情
停杯问事

译文

荒城已经分得一处住所,却为何还要驱赶着征马四处奔看。
原本是盛世朝堂的新节日,仍然传唱着宪府旧时旌旗和将帅的威严。
停下酒杯,在这异乡之地无人问津,只觉得人间行路更加艰难。
多少隐士因时局动荡而屈身拜见权贵,青衫几经泪湿不堪再弹奏琴弦。

赏析

这首诗《申阳感事》由清代诗人沈棻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代的感慨与对现实境遇的深切体会。首联“荒城已分一枝安,何意还驱征马看。”开篇即以荒凉的城池和征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暗示了诗人面对过去与现在的复杂心情。荒城象征着往昔的辉煌不再,而征马则代表了不断前行的旅程,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颔联“本是盛朝新制节,犹传宪府旧旌干。”进一步深化主题,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提及“盛朝”与“宪府”,暗示了诗人对过往辉煌时期的怀念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尊重。新制节与旧旌干的并置,既是对历史变革的肯定,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颈联“停杯客里知谁问,行路人间觉更难。”转而聚焦于个人的境遇,通过“停杯”与“行路”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孤独无依的感受。在异乡的旅途中,诗人似乎在寻找理解与共鸣,但又感到难以言喻的孤独与艰难,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尾联“多少巢由车下拜,青衫几湿不堪弹。”以巢由(古代隐士)为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压力的逃避。青衫几湿不堪弹,则是通过衣物的湿润来象征内心的沉重与疲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整体而言,《申阳感事》通过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洞察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蕴含着对人性、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