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县
口
占
四
绝
句
(
其
三
)
榆
荚
纷
纷
绿
上
墙
,
茅
檐
一
角
絮
云
凉
。
老
农
赤
脚
儿
爬
背
,
盘
古
祠
前
坐
夕
阳
。
写景
田园
地点
季节
秋节
古迹
译文
第一句“榆荚纷纷绿上墙,茅檐一角絮云凉。”可以翻译为:榆钱纷纷洒落在绿色的墙壁上,茅草屋顶的一角也因絮状的白云而显得凉意十足。
第二句“老农赤脚儿爬背,盘古祠前坐夕阳。”可以翻译为:一位老农赤着脚背负着孩子,在盘古祠前坐下,看着夕阳西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晚景图。首句“榆荚纷纷绿上墙”,以“榆荚”这一富有季节感的意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景象,绿叶繁茂,生机勃勃,仿佛给墙面披上了一层翠绿的衣裳。接着,“茅檐一角絮云凉”,通过“絮云”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茅草屋檐下的一角,仿佛是天空中飘落的轻柔云朵,带来一丝清凉,营造出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老农赤脚儿爬背”,笔触转向对劳作者的刻画,一个“赤脚”的老农,弯腰驼背,辛勤地劳作着,体现了农民的朴实与辛劳。这不仅是对个体的描绘,也是对整个农民群体的赞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维系着土地的繁荣与丰收。最后一句“盘古祠前坐夕阳”,将画面定格在夕阳西下的时刻,老农在盘古祠前静静地坐着,享受着一天劳作后的宁静时光。盘古祠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美,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