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秋
岁
数
声
鶗
鴂
,
又
报
芳
菲
歇
。
惜
春
更
把
残
红
折
。
雨
轻
风
色
暴
,
梅
子
青
时
节
。
永
丰
柳
,
无
人
尽
日
花
飞
雪
。
莫
把
幺
弦
拨
,
怨
极
弦
能
说
。
天
不
老
,
情
难
绝
。
心
似
双
丝
网
,
中
有
千
千
结
。
夜
过
也
,
东
窗
未
白
凝
残
月
。
写景
春天
情感
闺怨
怀古
写雨
落花
咏物
柳树
相思之情
译文
杜鹃声声,又来向人们报道春时光景即将逝去。惜春人更是想将那残花折下,挽留点点春意。不料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暴突袭。看那庭中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随风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心中极致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不会老去,爱情也永远不会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张先的《千秋岁》。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深度和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无限眷恋。“数声鶗鴂”开头,便捕捉了初春时分,鸟鸣交织的声音,充满生机与活力。接着,“又报芳菲歇”,更是透露了词人对春天美好的追忆和留恋之情。“惜春更把残红折”则表达了一种珍惜春光的意境,似乎在说,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也要尽力去捕捉那些即将消逝的美好。这种对美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中的自然景象描写,将春天细腻的变化呈现给读者,让人仿佛能闻到湿润空气中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同时,梅子的成熟也暗示了春意渐浓。“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则描绘了一幅无人问津、柳絮纷飞的画面,这里的“花雪”既可以指柳絮,也可能是对春天景象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词人独自徜徉在这如梦似幻的春日中,对美好时光的深切留恋。接下来的“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似乎是词人对某种情感的抒发,或许是在表达对往昔点滴回忆的无限思念和不忍心去触碰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情感。最后,“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则是词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写照。这里的“天不老”或许暗指时间的永恒,而“情难绝”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无法割舍的心情。“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一颗被复杂情感所纠缠的心灵。诗歌以“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作为结束,这一句不仅描写了清晨的宁静,也让人联想到词人的内心世界,即便是深夜过去,那份对春天的眷恋之情依然如残月般坚守在心头。
张先
191首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丑奴儿·春情
清·沈榛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雨中示魏惇夫兼怀黄子厚二首(其二)
宋·朱熹
暄风变春馀,卉木日葱茜。林间一雨来,满庭寒草遍。寂寞谢朋俦,晤语怀隽彦。良无一水遥,阻阔何由见。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唐·白居易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虞美人(其二)深春
宋·赵长卿
冰塘浅绿生芳草。枝上青梅小。柳眉愁黛为谁开。似向东君、喜见故人来。碧桃销恨犹堪爱。妃子今何在。风光小院酒尊同。向晚一钩新月、落花风。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