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婉约抒情
春景写意
宫怨

译文

卧着的那只凤凰仍旧保持着体温的温暖,笼子里养着的鹦鹉仍然在安睡。昨天的妆容稀疏淡雅,眉毛仿佛被画成了字。
行走在花影映照的廊道上,避开了明亮的月光。穿着缀满珍珠的裙摆层层叠叠,轻轻垂落在地上。
翠绿的帷幕像波浪般摇动,新叶贴着水面而长。缥缈的烟柳,低垂后复又起。
环绕院子的重墙与那更多的门。春风也难以寻到入深院的道路,难以传达出深深的情意。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的《踏莎行·其一》,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生活描写。"衾凤犹温,笼鹦尚睡"一句,通过对室内温度和鸟儿的沉睡形象,营造出一个宁静安详的早晨氛围。"宿妆稀淡眉成字"则展现了女性在清晨醒来后的温柔模样,眉目间透露出淡淡的疲态。接下来的"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摺摺轻垂地"描绘了一幅优雅的画面:诗人或女主人公在月光中缓步于回廊之上,而那轻柔的衣摆如同珠帘般轻拂于地。这种细节不仅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生活情趣,也表现出词人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翠幕成波,新荷贴水"一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室内外的宁静与生机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种诗意空间。"纷纷烟柳低还起"则捕捉了春日里柳絮随风飘扬的柔和画面。最后,"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通深意"一句,从物理上的封闭转向情感上的隔绝,表达了一种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深沉。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描写,也是对人心所思之物的隐喻。整首词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致刻画,以及对自然景象的艺术加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张先

191首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猜您喜欢

虞美人(其一)
宋·晏几道
闲敲玉镫隋堤路,一笑开朱户。素云凝澹月婵娟,门外鸭头春水、木兰船。吹花拾蕊嬉游惯,天与相逢晚。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风流子(其三)
清·俞士彪
池边庭户敞,云軿下、羞脸嫩红微。叹一句胜常、未堪消受,几番回首,镇费猜疑。但无赖,绕筵寻粉泽,随路认香泥。画槛忒高,半遮莲袜,春风太软,不动罗衣。此时魂消也,花枝上、一任.....
踏莎行
宋·仲殊
浓润侵衣,暗香飘砌。雨中花色添憔悴。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眉上新愁,手中文字。因何不倩鳞鸿寄。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
水调歌头·排遍第五
宋·曾布
凤凰钗、宝玉凋零。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醉眠人、醒来晨起,血凝螓首,但惊喧,白邻里、骇我卒难明。思败幽囚.....
杂咏一百首(其九十八)房老
宋·刘克庄
残香犹在笥,旧曲尚书裙。不及新歌舞,樽前奉主君。
踏莎行
元·沈禧
凤翅烟凝,鸦翎膏腻。湘云一片帘前坠。频呼小玉灌兰汤,金盆潋滟轻挼洗。翡翠窗前,合欢帐底。殷勤重把残妆理。拂奁开鉴对青鸾,芙蓉彷佛临秋水。
八六子
唐·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
柳梢青
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
玉杵敲霜。蓝桥访月,曾乞琼浆。最是难消,花前睡态,镜里啼妆。江干黄竹成箱。料锦瑟华年暗伤。一点相思,寄伊无路,何况明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