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闺怨情感
抒情
写人
婉约

译文

脸上的泪痕一行行,哭泣声打破了清晨的妆容。
懒得束紧酥软的胸衣和腰带,害羞地看到绣制的鸳鸯图案。想要停止思考这一切。
然而,心情却是如此的惆怅。即使将来有机会再次相见,即使人们看到了这一切,又能怎样呢?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好女儿·其二》。从内容上看,它描绘了一个女子清晨醒来后的微妙情感。"粉泪一行行",以泪水的痕迹暗示女子内心的哀愁;"啼破晓来妆",写她因哭泣而未能精心打扮,形象生动。接下来的"懒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通过动作和物品展现了她的慵懒与羞涩,因为连象征着夫妻恩爱的鸳鸯都让她感到难堪。"拟待不思量",她试图让自己忘却烦恼,但"怎奈向、目下恓惶",现实的困境让她无法做到。最后三句"假饶来后,教人见了,却去何妨",表达了她矛盾的心理:即使那个人回来,她也担心自己的憔悴状态被看到,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词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女子在情感纠葛中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女性的敏感与脆弱,以及对爱情的期待与挣扎。黄庭坚的笔触深沉而富有感情,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女性情感生活。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卧病坐乐轩
清·程琼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
窗下绣/一络索·窗下绣
宋·贺铸
初见碧纱窗下绣。寸波频溜。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金缕一双红豆。情通色授。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点绛唇
宋·苏轼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酒泉子(其一)
唐末宋初·张泌
春雨打窗,惊梦觉来天气晓。画堂深,红燄小,背兰缸。酒香喷鼻懒开缸,惆怅更无人共醉。旧巢中,新燕子,语双双。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