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绿
田园
赞美
地点
食物
赞美绿色蔬菜

译文

在蔡蒙这个地方,有一条弯曲的江流。有生长的菜,可以用来做菜。
采来一些漂亮的蛙蠙(一种水生生物),满满的捧在手里。洁净清洗,不与沙砾混淆。
将它们与辛辣咸香的食物混合,适合与酒和各种佳肴一起烹饪。在吴地是紫色的,在蜀地则是绿色的。
虽然它们的味道有所不同,但都是美味。是谁发现了这种美味,并将它分享出来,使我能够收藏这美妙的菜肴。
这位女子是一位博士,史君名叫炎玉。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绿菜赞》,通过对绿菜(可能指一种绿色蔬菜)的描绘,展现了其生长环境的优美和采集后的清洁。诗中提到的“蔡蒙之下,彼江一曲”描绘了绿菜生长的地理位置,暗示其来自清幽之地。“蛙蠙之衣,采采盈掬”形象地写出绿菜叶片的茂盛和采摘时的丰富景象。“吉蠲洗泽,不溷沙砾”赞美了绿菜的洁净,即使在洗涤后也保持清新,没有杂质。“芼以辛咸,宜酒宜餗”则表达了绿菜的多样用途,适合烹饪各种菜肴。诗中还提到了绿菜在不同地域的颜色变化,“在吴则紫,在蜀则绿”,暗示其品种或生长条件的差异,但其基本的美味和香气并未因距离而改变。“其臭味同,远故不录”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最后,诗人将发现和享用这种美味的责任归于“谁其发之,班我旨蓄”的人,可能是对一位女性学者或知识女性的尊称,她如同珍贵的学问一样,传播了这美味的绿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是对绿菜的赞美,也寓含了对知识传播者的敬意,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小雅·甫田之什·甫田
先秦·诗经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