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寄
陈
子
盘
兼
呈
社
中
诸
公
原
草
离
离
带
晓
霜
,
雁
声
初
度
海
天
长
。
孤
藤
每
独
登
高
顶
,
令
节
何
人
到
上
方
。
松
叶
有
风
堪
自
爱
,
菊
花
无
酒
也
须
尝
。
龙
山
绝
倒
东
篱
剧
,
肯
信
林
峦
幽
趣
强
。
秋节
写景
咏物
写花
菊花
抒情
友情
写山
林峦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在晨光中带着露水和霜华,大雁的鸣声初度海天之际,显得格外悠长。
孤独的藤蔓常常独自攀上高高的山顶,而那些重要的节日里,又有谁会来到更高的地方去庆祝呢?
松树在风中摇曳,它的叶子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让人感到它的坚韧和美丽,就算没有酒,也值得去品尝那开放的菊花。
龙山被大风吹得摇摇欲坠,而东篱的戏剧却更加生动。人们应该相信,山林之间有着独特的乐趣和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寄托。首联“原草离离带晓霜,雁声初度海天长”以清晨霜降的原野和南飞大雁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孤藤每独登高顶,令节何人到上方”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独自攀登高山,表达了在节日之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这份宁静与孤独的情怀。“松叶有风堪自爱,菊花无酒也须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淡泊。松树在风中摇曳,菊花虽无酒可饮,但诗人依然从中品味到了自然的韵味。最后,“龙山绝倒东篱剧,肯信林峦幽趣强”以典故结尾,引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