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写景抒情
送别怀友
春天写景
地点
山水

译文

寒冷的天气已经退去,湖边的碑阁清晰可见;春天留下了生机,种药的城市也显得更加繁荣。
在幽静的地方居住真是自得其乐;虽然暂时离开这里,但我绝对不是无名之辈。
综合了各种水源和蓝天美景;景色如裙摆般的山峦像是在迎接我们;精致的景色仿佛在绣制出一种美丽的画面。
似乎有文殊菩萨在野外扣见袈裟,他是不是在为谁澄清那些痴迷的言语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适的作品,名为《送赵紫芝游天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山水田园之美和对友人离别时的淡淡忧伤。"寒退糊碑阁,春留种药城。"这两句描绘了季节更迭与自然景观的变化。"寒退"意味着冬天的寒冷逐渐消退,而"糊碑阁"则可能是指某个幽静之处的古老建筑,表明时间在这些静谧的角落中悄然流逝。春天到来后,植物开始萌生,这里的"药城"或许象征着一个充满生命力与生机的地方,也可能是指某个以种植草本为主的地点。"幽居自可乐,暂出岂无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自在,以及对朋友即将踏上旅程时的担忧。"幽居"指的是隐逸山林,远离尘世;"暂出"则意味着暂时离开这个宁静的环境去追求名声或其他目标。"综水援蓝聚,裙山剪绣迎。"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观和人为活动之间的和谐共生。"综水"可能指的是河流汇聚之处,而"援蓝聚"则是对水边某种植物或景致的形容,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裙山剪绣迎"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山野景观。"文殊扣野衲,痴语为谁清。"这两句诗中包含了对佛教文化的点缀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文殊"在佛教中是智慧之神,而"扣野衲"则可能指的是某种仪式或修行。在最后一句中,"痴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纯净无染的语言状态,而"为谁清"则是对这种超然境界的一种质疑,也许是在探讨这种境界是否真的存在,或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朋友离别的复杂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叶适

394首
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