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词
残
灯
隐
壁
秋
魂
苦
,
榕
叶
翻
风
桂
花
雨
。
谁
遣
衰
蛩
上
井
栏
,
陈
根
一
一
悲
相
语
。
崩
云
漏
雨
宵
中
白
,
皱
縠
窗
烟
锁
寒
碧
。
铜
龙
咽
尽
东
方
高
,
浮
尘
穰
穰
城
西
陌
。
写景
秋景
咏物
咏桂
抒情
怀古
季节
秋天
窗格景物
译文
残灯在墙壁上发出微弱的光芒,秋天的灵魂感到痛苦。榕树的叶子在风中翻动,桂花雨纷纷飘落。
谁让衰老的蟋蟀爬上了井边的栏杆?它们在陈旧的树根旁一一悲伤地交谈。
夜空中,崩塌的乌云中透出漏雨的缝隙,显得格外苍白。皱縠般的窗户上,烟雾锁住了寒意。
铜龙像似乎已经咽下了所有的声音,东边天空已经高升。城市西边的街道上,尘埃弥漫。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陈价夫的《秋夜词》描绘了一幅秋夜凄清的画面。首句“残灯隐壁秋魂苦”,以暗淡的灯光和墙壁映衬出秋夜的孤寂与愁苦,仿佛秋意已深入人的内心深处。"榕叶翻风桂花雨"进一步渲染了秋风摇动榕叶,细雨飘洒桂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落寞而诗意的氛围。接下来,“谁遣衰蛩上井栏,陈根一一悲相语”通过写衰老的蟋蟀爬上井栏,发出哀鸣,暗示着时光流逝,万物凋零,连自然界的生命都在感叹岁月无情。"崩云漏雨宵中白"描绘了秋夜云层破碎,雨水如注的景象,更添了几分凄冷。“皱縠窗烟锁寒碧”则以窗户上的水汽凝结成皱纹般的图案,象征着深沉的寒意和无尽的思绪。“铜龙咽尽东方高”中的“铜龙”可能指代报晓的铜钟,暗示黎明将至,但此刻却在低沉地鸣响,如同龙的叹息,增添了秋夜的哀伤。最后一句“浮尘穰穰城西陌”以满城的尘土飞扬,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喧嚣并存,繁华落尽后的萧瑟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深沉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