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婉约
秋节
闺怨
写雨
写景
相思之情

译文

小雨在秋风中哭泣,金色的凤凰花瓣散落满地红。
悠闲地皱着黛眉默默无言,心情复杂,寂寞的相思之情谁能知晓。
躺在玉枕上,怀抱遗憾,感叹时光流逝得太快。
卷起窗帘,曲径通幽的房间有谁与我共醉,憔悴不堪,惆怅中想起秦楼弹奏的粉泪之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冯延巳的作品,名为《南乡子(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这两句以秋天的细雨和落叶铺陈开场,营造出一片萧瑟、凄凉的氛围。细雨如同秋风的泪水,而金凤花(可能指的是某种色泽鲜艳的花朵)虽然残存,但却散落一地,映衬出一种美中带着哀愁的情景。"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诗人的眉头紧锁,心绪纷杂,情感深沉而又难以言表。这里的“慵不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沉重,他的相思之情如同无尽的河流,难以丈量。"玉枕拥孤衾,挹恨还闻岁月深。"夜晚,独自一人依靠着冰冷的玉枕,只有薄被遮体。诗人在寂寞中回味往昔的情感和经历,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深深哀愁。"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惆怅秦楼弹粉泪。"最后两句,诗人在问谁能与他一同沉醉于这孤独的夜晚之中。帘幕卷起,曲折的小屋里充满了无尽的哀愁。而“秦楼”常用来指代古代某些遗迹或故事背景,此处可能是诗人心中的象征性空间。在那里,他弹奏着琴,泪如溪流,表达了一种深不见底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冯延巳

97首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