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秋景
抒情
怀古
秋日离别
思乡
思念

译文

秋天的水面平静如镜,黄叶在傍晚飘落,渡口的云彩渐渐消散。
举手拉起红色的窗帘,挂上金色的挂钩,黄昏时分,有人倚靠在楼头。
欢乐之地,让人想起往事,歌声结束后陷入深深的陶醉。
消息遥远,梦中魂魄四处游荡,酒醒后只留下空虚的断肠之痛。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图景,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笔触,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场景。首句“秋水平”直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背景,是一片平静之水,反映出秋天的宁静与淡远。紧接着,“黄叶晚”则更进一步烘托出了时节的特征,金色的落叶在暮色中飘零,增添了一份萧瑟。第三句“落日渡头云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落日和渡船的画面,以及天边散去的云朵,将时间和空间感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接下来的“抬朱箔,挂金钩”则是室内景象,朱红色的窗棂与金质的门钩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也映射出了一个高贵而又孤独的生活场所。“暮潮人倚楼”,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暮色中的潮水和依靠在楼阁上的人,都透露出一种等待与寂寞。紧接着,“欢娱地,思前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那些欢乐的情景在心头萦绕不去。“歌罢不胜沉醉”,诗人通过唱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但即便是歌声也只能让自己沉浸于一种幻觉之中,无法完全摆脱内心的忧伤。最后,“消息远,梦魂狂”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愁和无奈,消息难以到达,连梦境都充满了狂乱。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室内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一种淡定而又带有哀愁的情感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幅深秋时分的静谧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冯延巳

97首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越女词五首(其四)
唐·李白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