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
天
长
当
时
心
事
偷
相
许
,
宴
罢
兰
堂
肠
断
处
。
挑
银
灯
,
扃
珠
户
,
绣
被
微
寒
值
秋
雨
。
枕
前
各
泪
语
,
惊
觉
玉
笼
鹦
鹉
。
一
夜
万
般
情
绪
,
朦
胧
天
欲
曙
。
情感
闺怨
秋雨
秋天
译文
当年我们悄悄互诉心事,在宴会结束后兰堂里我心中痛苦不堪。
挑亮银灯,关闭珠帘,绣被微凉恰逢秋雨绵绵。
枕边各自流泪说话,惊醒了金笼中的鹦鹉。
整夜千般思绪,天色渐明却仍沉浸在朦胧的情感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之后,主人公与所爱之人在夜晚的私情交织。"当时心事偷相许"一句表达了两人间的情感交流,是在当下这个瞬间彼此间的心思都有所默契和理解。而"宴罢兰堂肠断处"则透露出宴会结束后,内心的凄楚与不舍。接下来的"挑银灯,扃珠户"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丽的夜晚画面。主人公似乎在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以此来保护和延续这段情感。而"绣被微寒值秋雨"则是对室内外环境的细腻描写,绣被即使精美,也难挡微寒,而窗外的秋雨更增添了一份萧瑟。诗的后半部分"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表达了夜晚的对话中充满了泪水,而当梦醒时分,却发现那只鹦鹉仍旧在精致的玉笼中,这或许象征着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对比和冲突。最后"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则概括了整个夜晚复杂的情感流动,而随着天色渐明,夜晚的所有情愫都似乎要在即将到来的黎明中逐渐消散。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情感的深挖,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爱情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冯延巳
97首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