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
写景
抒情
写花
芙蓉
秋天
时间
寒露

译文

只有在这独处的夜晚,才感受到凉月的光辉,竹影在回廊上移动,还未察觉已变得萧瑟。
湖面微波荡漾,映出暗壁的荧光,稀疏的灯光下,芙蓉花显得格外洁白。
时光悄悄流逝,情感与思绪不断累积,草间烟雾缭绕,寒虫已经开始织网。
斜靠在枕头上无法入睡,听着露水滴落的声音,我的心只被秋日的香气所浸湿。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独夜始知凉月色",开篇即以个人的孤独感受起笔,夜晚的清凉月色更显孤寂。"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竹影在长廊间摇曳,虽无声却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落寞。"微漾湖光荧暗壁,疏灯影里芙蓉白",湖水微波荡漾,照亮了墙壁,而稀疏的灯光下,白色的芙蓉花显得更加娇艳,与周围的寂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含着时光流转的感伤。"偷换流年情思积",诗人感叹岁月悄然流逝,内心的情感积累如同被偷换一般,深沉而难以言表。"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草丛中的雾气浮动,伴随着秋夜的寒虫鸣叫,更添一丝凄凉和哀愁。最后两句"欹枕不眠闻露滴,心心只替秋香湿",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只听见露珠滴落的声音,心中满是对秋日凋零的芙蓉的怜惜,仿佛自己的情感也被这露水打湿,愈发沉重。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陈曾寿独特的感情世界。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