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上
杂
诗
(
其
六
)
玉
树
缤
纷
俨
作
行
,
琼
轩
临
水
碧
茫
茫
。
更
无
人
处
凭
虚
几
,
只
荐
秋
兰
一
朵
香
。
写景
咏物
秋日写景
写水
抒情
赞美
写花
秋兰
山水
湖畔景色
宁静的场景
译文
玉树繁花似锦,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像是在行进。华美的轩窗临水而建,水面上碧波荡漾,一片迷茫。
无人之处,凭靠着空无一物的几案,只有一株秋兰静静地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畔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静谧与高洁。首句“玉树缤纷俨作行”,以“玉树”比喻湖边的树木,它们排列整齐,仿佛是精心布置的行列,展现出一种优雅而有序的美。接着,“琼轩临水碧茫茫”,将湖面比作碧绿的琼轩,水波荡漾,一片苍茫,营造出广阔的视觉效果和深邃的意境。“更无人处凭虚几”,在无人打扰的宁静之地,诗人或许独自坐在轻盈的几案旁,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虚几”不仅指轻巧的几案,也暗含了心灵的空灵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淡泊。最后一句“只荐秋兰一朵香”,以“秋兰”象征高洁与美好,它虽是一朵,却足以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寓意着即使在平凡中也能绽放出不凡的光彩。这句诗不仅赞美了秋兰的香气,更是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