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抒情
友情
亲情
春景
别离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故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故人兄弟得连床,强半征鸿聚作行”以“连床”和“聚作行”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兄弟间亲密无间的场景,同时也借“征鸿”比喻远方的友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颔联“分得开颜忘戚戚,因何失志转伥伥”则揭示了相聚时的欢乐与分别后的忧愁。在相聚时,人们可以暂时忘记忧愁,但一旦分别,内心的失落感便会油然而生,表现出人生的无奈与悲哀。颈联“閒行不碍荒园小,旅食惟知白日长”描绘了诗人闲暇时漫步荒园的情景,虽然身处简陋的环境,但时间似乎变得悠长,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尾联“学道无成世缘减,欲凭何事掩悲凉”则是诗人对自身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反思。尽管努力学习道义,却未能有所成就,面对日益减少的人际关系,诗人感到无所依凭,只能通过某种方式来掩饰内心的悲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相聚与离别、宁静与喧嚣、追求与现实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答洛生七弟见怀之作次韵
清·顾印愚
当年大母煦诸孙,今我生孙解候门。无以为家行未已,不遑将母疚难言。梦中俯仰何身世,病里扶携倚弟昆。还见新诗献康乐,鸣翁春草得重论。
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
明末清初·卢若腾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况.....
题东安明府鸣琴图
明·成鹫
龙门百尺青玉桐,何年雕琢归良工。七弦七轸抱明月,一弹一曲来薰风。薰风披拂知何处,泷邑神君今召杜。希声重理太古音,单父清徽更昭著。垂帘堂上心独閒,据梧隐几看青山。存神过化无.....
沈德潜给假葬亲毕还朝诗以赐之
清·爱新觉罗·弘历
朋友重唯诺,况在君臣间。我命德潜来,岂宜遽引年。泷冈表阡罢,白驹来贲然。即此至性肫,令我俞以怜。昼锦匪所誇,孝乌或致焉。席前陈民瘼,不负予咨延。儿辈粗知书,善为道孔颜。
伯温索诗贺令姊夫生朝
宋·陈藻
一生开读度残年,纠者劳劳与办钱。恰似丛林充化士,历多世态得真禅。忽教衰老亲题疏,也且低垂敢自贤。随顺却遭开眼白,屈伸谁识草经玄。官催租赋鞭笞急,家乏憔苏色语煎。节序酒殽虽.....
上元后二日韩孟郁李烟客同吴人卢一清过访江村有赋
明·李孙宸
江村春事太无聊,有客诗停访戴桡。兰佩喜逢吴苑士,桂丛不负小山招。开尊尚逗灯前月,欹枕同听雨后潮。鸡黍故人如不薄,吟堂还共对良宵。
寄程伯莱教授
元末明初·蓝智
广文家在大江东,官冷时时叹转蓬。读易夜分松寺月,鸣琴春度杏坛风。久知杜甫诗徒苦,应笑扬雄赋未工。翰墨交游今绝少,一生襟抱几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