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夜
杂
述
(
其
九
)
予
季
嗟
行
役
,
饥
驱
岁
尽
时
。
无
亲
身
始
贱
,
急
难
聚
堪
悲
。
薄
酒
犹
成
醉
,
秋
荼
自
可
饴
。
凋
年
兼
雨
雪
,
沧
海
一
帆
迟
。
离别
思乡
情感
自然
冬景
节气
冬
情感
忧民
译文
我叹息季节更迭,行役不停,饥寒交迫中度过岁末。
没有足够的财富使我地位卑微,面对急难之事,无法聚集力量,让人感到悲伤。
即使只是薄酒,也能让我仿佛沉醉其中,秋天的苦茶也能让我感到满足。
在这凋零的年岁里,又遭遇了雨雪交加,仿佛在这茫茫沧海中,我的船只迟迟不能启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远行劳碌的感慨,以及对年末时光匆匆、生活艰辛的反思。首句“予季嗟行役”,点明了朋友在外奔波劳碌的境遇,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接着,“饥驱岁尽时”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年末时节,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不易。“无亲身始贱,急难聚堪悲”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状态,他们因贫穷而被人轻视,面对急难时更是难以聚集帮助,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悲哀。“薄酒犹成醉,秋荼自可饴”则以酒和秋荼(苦菜)为喻,表现了在艰难时刻,人们只能通过微不足道的方式来寻求慰藉。薄酒虽不足以解愁,但能暂时麻醉心灵;秋荼虽苦,但在困苦中也能找到一丝生存的希望。最后,“凋年兼雨雪,沧海一帆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在寒冷的冬天,伴随着雨雪,朋友的归期遥遥无期,仿佛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孤独而漫长。这不仅表达了对朋友归途的担忧,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艰辛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朋友远行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国风·邶风·柏舟
先秦·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