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使

写景
怀古
抒情
写四季
励志
哲理
抒情
爱情

译文

关隘旁的河流边,月亮落下,星辰垂挂在空中,愤怒的蚊虫像雷声般在帐篷中窥视。
房屋顶上初升的太阳伴随着炎热的雾气升起,坐着时我让心中如冰雪般冷静。
人间能够度过多少炎热,从竹马儿童到白发老翁的岁月里。
百年之后的事情都如梦一般过去,只有那烦人的苍蝇会趁着人沉睡时下口叮咬。
拿在手中的白绸扇,带来了一股清爽之意,消散了酷暑的余迹。
曾经听说有误笔大师王大令的传说,我亦用笔来画两棵长松。
未来我不再爱画而偏爱扇画,当梧桐叶落时,秋风已生。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朱德润的《宿杨大使书斋晨起画扇》描绘了清晨在杨大使书斋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关河月落星垂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画面,月已西落,星辰低垂,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宁静之中。接着“怒蚊如雷窥帐中”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蚊虫的扰人,却也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夜晚的不平静。“屋头初日炎雾起”转而描绘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雾气,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而“坐想冰雪撑心胸”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仿佛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冷静。“人间能消几炎热,竹马小儿成老翁”这一句,通过对比儿童与老人的形象,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经历的丰富与复杂。“百年事过只如梦,痴蝇著人欺睡浓”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与梦境的思考,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烦恼比作梦境中的痴蝇,强调了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知与超脱。“素纨入手意萧爽,挥斥暑酷无馀踪”描述了诗人拿起扇子,感受其带来的凉爽与舒适,仿佛能驱散夏日的酷热,体现出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后,“昔闻误笔王大令,我亦写作双长松。他时爱画不爱扇,梧桐叶落生秋风。”这一段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还预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事物的看法和喜好也会发生变化,体现了人生的多变与艺术的永恒。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艺术以及人生诸多方面的独特见解,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