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
新
橄
榄
橄
榄
如
佳
士
,
外
圆
内
实
刚
。
为
味
苦
且
涩
,
其
气
清
以
芳
。
侑
酒
解
酒
毒
,
投
茶
助
茶
香
。
得
盐
即
回
味
,
消
食
尤
奇
方
。
宫
商
舌
底
发
,
星
宿
胸
中
藏
。
虽
云
白
露
降
,
气
味
更
老
苍
。
山
林
假
岁
月
,
颜
色
饶
风
霜
。
以
兹
调
众
口
,
谁
敢
轻
颉
颃
。
作
此
橄
榄
诗
,
远
继
葑
菲
章
。
大
器
当
晚
成
,
斯
言
君
勿
忘
。
咏物
赞美
写景
写橄榄
抒情
励志
译文
橄榄就像一位优秀的绅士,外表圆润,内心却坚实刚强。
它的味道既苦又涩,但它的气味却是清新芳香。
它可以与酒共饮,帮助解酒毒;与茶共饮,增添茶的香气。
加入盐后,它的味道更加回味无穷;对于消化食物有特别的效果,是一种奇妙的良方。
吟咏它的宫商之音,就像舌底发出的声音;它内在的精髓就像星宿一般,藏于心中。
尽管在白露降临时节,橄榄的气味却更加老练、醇厚。
它在山林之中历经岁月,颜色却依然鲜亮,仿佛经历了风霜的洗礼。
橄榄的这种特质可以调和众人的口味,无人敢轻易小看它。
我作此橄榄诗,继承并借鉴了葑菲的美妙章节。
大器晚成,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希望你不要忘记。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洪希文所作的《尝新橄榄》诗,以橄榄为题,描绘了橄榄的独特风味与功效,以及其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诗中首先将橄榄比作“佳士”,形容其外表圆润,内心坚实,象征着外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接着,诗人描述了橄榄的口感特点:“为味苦且涩,其气清以芳。”既指出了橄榄初入口时的苦涩感,又强调了其独特的清新香气,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橄榄独特的风味。进一步,诗人赞美了橄榄在饮食中的作用:“侑酒解酒毒,投茶助茶香。”橄榄能帮助消除饮酒后的不适,同时还能提升茶的香气,体现了其在日常饮食中的实用价值。接着,“得盐即回味,消食尤奇方”则点明了橄榄与盐的搭配能够增加食物的美味,且对消化有着特别的帮助。诗人还提到橄榄在味觉和精神层面的影响:“宫商舌底发,星宿胸中藏。”这句运用了音乐和天文学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橄榄的味道在舌尖上产生的美妙感受,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深远思考和内心的宁静。最后,“虽云白露降,气味更老苍”表达了即使在秋季白露降临时,橄榄的风味依然醇厚,显示出其独特的品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以橄榄自比,表示自己如同橄榄一般,经过岁月的磨砺,逐渐成熟,具有调和众口的能力。“大器当晚成,斯言君勿忘”则是对自身才能的自信表达,同时也鼓励他人不要忘记这样的道理——真正的才华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生动描绘了橄榄的特性与用途,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洪希文
95首
元(公元一二八二年至一三六六年)字汝质,洪岩虎之子。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年八十五岁。尝官训导。希文的诗风,清遒激壮,有续轩渠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