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灯
效
玉
川
子
五
首
(
其
一
)
无
言
无
笑
非
无
灯
,
破
寺
龛
前
可
见
曾
?
又
是
黄
昏
供
一
碗
,
我
真
成
佛
仆
成
僧
。
抒情
禅意
人生哲理
译文
没有言语没有笑容但灯火仍旧,这能看出曾在破败寺庙中看到过的情景吗?
又是黄昏时分,供奉一碗食物,我仿佛真的成了佛仆,成了僧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灯下的静谧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首句“无言无笑非无灯”,以反问的形式引出主题,暗示了即使在寂静无声中,灯火仍旧照亮着黑暗,象征着心灵的光明与坚持。接着,“破寺龛前可见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将读者带入一个破败寺院的环境中,暗示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又是黄昏供一碗”一句,将时间的流转与日常生活的简单仪式相结合,黄昏时分的一碗热汤,既是对身体的慰藉,也是对心灵的抚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平凡之美的欣赏。最后,“我真成佛仆成僧”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身份的反思与超越,无论是佛还是僧,都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解脱,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孤灯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日常生活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宋湘
100首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猜您喜欢
饮酒
宋·陆游
陆生学道欠力量,胸次未能和盎盎。百年自笑足悲欢,万事聊须付酣畅。有时堆阜起峥嵘,大呼索酒浇使平。世间岂无道师与禅老,不如闭门参曲生。朋旧年来散如水,惟有铛杓同生死。一日不.....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重赋三高(其三)
宋·周南
千金孰与此身多,惭愧君王用已过。乞得头颅江海去,一生辛苦几渔蓑。
剃发诵为澄月上人出世(其一)
明·何绛
利刀剃发发皆空,空去还生发不穷。剃是本师今日剃,生从未出母胎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