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隆
癸
丑
中
秋
,
陈
榕
溪
夫
子
自
三
河
遣
人
走
京
师
,
招
湘
读
书
官
舍
,
且
命
即
日
束
装
,
趁
节
赏
月
,
盖
下
车
之
第
七
日
也
。
距
今
夕
乃
五
年
矣
。
夫
子
俸
满
不
迁
,
湘
复
留
滞
都
门
,
偃
蹇
如
故
。
极
思
来
会
此
节
,
一
话
万
端
,
以
病
新
起
不
果
。
对
月
孤
吟
,
惆
怅
无
极
,
时
嘉
庆
三
年
戊
午
八
月
十
五
夜
(
其
一
)
忆
客
三
河
县
,
今
宵
忽
五
年
。
感
时
瓜
已
熟
,
纪
事
月
频
圆
。
后
会
知
何
地
,
相
违
况
眼
前
。
平
生
一
师
弟
,
欲
语
转
茫
然
。
节日
思乡
怀旧
写景
抒情
读书
时光
离别
译文
1、回忆起在三河县做客的情景,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五年。
2、感叹时光飞逝,瓜果已经成熟,每个月的月亮也频繁地圆了又缺。
3、以后相见的地方会是哪里呢?面对眼前的分别,情况更加让人惆怅。
4、这一生中有一个师弟,想要诉说离别之情,却感到一片茫然。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湘在嘉庆三年戊午年八月十五夜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榕溪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忆客三河县”,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三河县相聚的日子,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今宵忽五年”一句,点明时间跨度之长,五年的时间仿佛一瞬,让诗人感叹不已。“感时瓜已熟,纪事月频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知。瓜熟月圆,四季更迭,岁月无声地流转。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历程的隐喻。“后会知何地,相违况眼前。”诗人思考未来的相聚之地,担忧与友人的再次相见可能遥不可及。眼前的分别,让未来的重逢充满了不确定性,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平生一师弟,欲语转茫然。”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师兄弟般亲密无间。然而,当想要表达这份情感时,却感到言语难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显得茫然无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时间、空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中秋佳节之际,诗人对着明月独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宋湘
100首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