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齿
齿
便
写山
咏物
赞美
抒情
怀古
赠答
名胜
读史感怀
秋节

译文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緉屐”:您家族的灵运爱好山野情趣,一生中消耗了多少双屐鞋。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人们把(山野情趣)称作山贼,但谁又能真正理解内史的风流韵事呢?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在西窗下小憩片刻后,体力恢复一些,于是梦中创作了关于池塘春草的诗。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如今,屐鞋已经朽坏,但诗歌却长存不衰。那五字一句的诗句韵律,又有谁能追得上呢?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游览遍天台山的兴趣仍未消退,天竺山前倾听流水潺潺。
“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秦始皇称帝却引来鲁仲连的轻蔑,宁愿在青苔上留下屐齿的痕迹。
“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乙庵是他的几代子孙,登山时还能认出他留下的屐齿痕迹。
“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摩挲着长满青苔的岩石坐了很久,想要在此山岩下度过余生。
“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我们劝他回去吧,希望你能够学习遥远的祖先(即他的前辈)。
“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那遥远的祖先是谁呢?他曾从东山出来布施恩泽如春雨。
“乙庵未省却问侬,莫是当年折屐翁”:乙庵不理解还要问我们吗?莫不是那位当年因喜爱山野情趣而将屐鞋折断的老人?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名为《登谢屐亭赠谢行之》。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緉屐。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这四句描绘了谢行之对于山水的热爱,以及他在山中所建亭阁的美丽。诗人以此赞誉其友人的品味和对自然景观的理解。"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山中小憩时感受到的疲惫,以及他对谢行之诗歌才华的赞美。其中,“屐朽诗不朽”意味着谢行之的诗作虽已陈旧,但其艺术价值永存。"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这四句则是诗人在游历天台、天竺等名胜时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兴趣,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叹。"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这四句通过乙庵后人的身份,表达了诗人在登山过程中对谢行之的怀念,并且情不自禁地想要永远留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 这四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告,希望他能继续追随古代圣贤的足迹,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治国安邦的智慧。"乙庵未省却问侬,莫是当年折屐翁。"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乙庵后人的提问,以及对于历史人物是否曾在这山中留下足迹的探究。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友人才华的赞赏,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对古今智慧的追求。

叶绍翁

54首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