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鸟
写花
桃花
春天
情感
思乡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度不同现象的观察与感慨。"银为须翅粉为肌",这里以“银”和“粉”来形容蝴蝶的细腻美丽,暗示其脆弱。"驱役春风不解肥"则是说这些轻盈的生命被春风所推动,却无法像其他生灵那样获得滋养和成长。接下来的"桃李上林无分到",表明在林间,桃李之类果树虽然已经开花,但它们的繁殖与成熟并非全部能够实现,这里有着对生命短暂和自然选择的感慨。最后一句"可怜却傍菜花飞"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了这种悲凉之感。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那些未能如愿开花结果,只能随风飘散的小花的哀愁。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弱小生命的一种同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无常的感悟。总体来说,叶绍翁通过这首《野蝶》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让读者在欣赏美丽景色之余,对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界中生存竞争有更深一层的思考。

叶绍翁

54首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