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西
田园
写景
写动物
写地方

译文

译文:驯养的狗儿迎面而来并吠叫,小孩子笑着还带着哭声。
译文:成熟的樱桃像施用鱼网一样,轻松捕捉,桑树枝干变得空洞,需要躺下休息才能爬上高高的竹梯。
译文:枯枝被禽鸟啄折,野草中鹿低头休息。
译文:房屋后面有一条登山的小路,牛棚则更向西边延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 这两句通过家犬和孩子的行为,表现出家庭的温馨与欢乐。犬以友好的姿态迎接来客,同时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和咿唔,这是对家庭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 这两句则描绘了农村季节更替与劳作的情景。樱桃成熟时,人们开始准备捕捞鱼类,而桑树上无果时,便用竹子制成的梯子来采摘其他果实。这不仅展示了农民对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智慧,也反映出诗人对农业生活的深刻理解。"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这两句通过枯树枝断裂和野鹿躲藏在低矮的草丛中睡眠的情形,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最后两句 "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描述了诗人家后的山路以及牛栏逐渐向西的画面。这不仅是对空间位置的描写,也隐含着时间流转和生活的延续。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观察与思考。

叶绍翁

54首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