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轩
垂
钓
偶
作
曾
以
文
章
上
石
渠
,
忽
因
谗
口
出
储
胥
。
致
君
事
业
堆
胸
臆
,
却
伴
溪
童
学
钓
鱼
。
读书
抒情
情感
人生哲理
志向抱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西轩垂钓偶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从文坛上的辉煌跌入政治的低谷,由曾经以文章受到朝廷重视,到突然因小人之言被贬谪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中,诗人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关怀,他将满腔的热情与抱负深藏于心,转而与溪边的孩童一同垂钓,似乎在平静的湖面上寻找心灵的寄托。“曾以文章上石渠”,诗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过去在文坛上的成就,他凭借才华横溢的文章,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重用。“忽因谗口出储胥”,转折处揭示了诗人遭遇的变故,因为小人的诽谤,他被贬黜,远离了权力中心。“致君事业堆胸臆”,即便身处逆境,诗人的心中依然装满了为国效力、实现理想抱负的热忱。“却伴溪童学钓鱼”,最后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挫折时的心态转变,他选择与自然亲近,与溪边的孩子一同垂钓,以此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从仕途的高峰跌落至低谷后,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以及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往荣耀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更有对未来可能的期待和自我安慰。苏舜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文人面对命运起伏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苏舜钦
221首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