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
七
夕
十
韵
溪
色
荡
林
丘
,
斜
曛
散
垄
头
。
泽
梁
清
露
浣
,
篱
落
暝
烟
浮
。
远
睐
穷
霄
汉
,
闲
情
付
女
牛
。
绤
巾
微
送
暑
,
团
扇
易
惊
秋
。
鹊
影
联
桥
静
,
萤
光
绕
壁
流
。
薄
霞
低
拂
幔
,
纤
月
半
垂
钩
。
桂
性
宜
村
坞
,
兰
言
泊
海
陬
。
芋
瓜
沿
俗
课
,
童
稚
趁
宵
游
。
河
鼓
年
年
事
,
江
帆
际
际
忧
。
莫
令
孤
雅
韵
,
疲
梦
惬
沧
洲
。
写景
七夕节
抒情
夏天
田园
咏物
动物
鹊影
情感
佳节
译文
溪水映照着林木山丘,斜阳余晖洒在田埂的尽头。
湖面桥梁清澈有露水洗涤,篱笆边夜色朦胧,炊烟袅袅升起。
眺望远方直到云霄之外,闲适的心情就如同牛郎织女般自在。
细巾轻摇送走暑气,团扇轻摇却让人惊觉已经到了秋天。
喜鹊在桥上留影显得宁静,萤火虫围绕墙壁流动般美丽。
薄霞轻轻掠过帐篷,纤细的月亮半挂在钩子上。
桂花适合在乡村生长,兰花则停泊在海边角落。
种植芋瓜是沿袭了习俗,孩子们趁着夜色外出游玩。
河鼓年年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江上的帆影时隐时现,似乎预示着忧虑。
不要让这优美的韵律孤寂无依,让梦想满足于沧洲的景色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乡村的宁静与祥和,以及七夕节的浪漫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生活的温馨。首句“溪色荡林丘”,溪水映照着山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斜曛散垄头”描绘了夕阳西下,阳光洒在田间的情景,充满了田园诗意。“泽梁清露浣,篱落暝烟浮”两句,通过露水洗涤田野,暮烟飘散篱笆,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诗人接着表达了对远方天际的向往,“远睐穷霄汉,闲情付女牛”,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空,寄托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绤巾微送暑,团扇易惊秋”则通过日常用品的使用,暗示季节的更替,同时也体现了生活的细微之处。接下来的“鹊影联桥静,萤光绕壁流”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鹊鸟的影子在静谧的桥梁上,萤火虫在墙壁周围闪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薄霞低拂幔,纤月半垂钩”描绘了日落后的天空景象,薄薄的云霞轻轻拂过窗帘,纤细的月亮半挂在空中,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梦幻的氛围。最后,“桂性宜村坞,兰言泊海陬。芋瓜沿俗课,童稚趁宵游”则通过桂树、兰花、芋头、南瓜等乡村常见的植物,以及儿童在夜晚游玩的情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淳朴。“河鼓年年事,江帆际际忧”提到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与渔民的辛劳,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莫令孤雅韵,疲梦惬沧洲”则是诗人对保持内心高雅情趣的呼吁,希望即使在忙碌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传统节日的描绘,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美好与诗人的深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