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三
夜
月
柬
谢
子
今
夕
江
楼
月
,
能
添
昨
夜
明
。
苑
云
寒
自
敛
,
城
角
霁
尤
清
。
露
警
花
间
鹤
,
风
微
树
杪
萤
。
百
壶
高
兴
在
,
端
坐
待
君
倾
。
写景
抒情
季节
秋天
月亮
动物(鹤
萤)
场景
译文
今夜的江边楼上看到的月亮,似乎比昨夜更加明亮。
花园里的云彩在寒冷中自行收敛,城角的天空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晰。
露水惊扰了花丛中的鹤,微风中树梢上的萤火虫微微闪动。
我们准备了百壶美酒来增加高兴的气氛,端正地坐着等待您(指某位贵宾或朋友)来共享这份欢乐。
赏析
此诗《十三夜月柬谢子》由明代诗人孙宜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江楼的静谧景象,细腻地展现了月光、云彩、露珠、风、树、鹤、萤火虫等自然元素与夜晚和谐共存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诗意的氛围。首联“今夕江楼月,能添昨夜明”以“今夕”与“昨夜”对比,突出了今晚月色之特别,仿佛能将昨日的明亮再增添几分,引人遐想。颔联“苑云寒自敛,城角霁尤清”中,“苑云”指的是园林中的云彩,因寒冷而自然收敛,城角在雨后初晴时分显得格外清新,两处景象相互映衬,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清冷之美。颈联“露警花间鹤,风微树杪萤”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细节。露珠在花间轻轻摇曳,似乎在提醒着远处的鹤;微风轻拂,树梢上偶尔闪现的萤火虫,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尾联“百壶高兴在,端坐待君倾”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相聚的心情,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宴会或聚会的具体内容,但通过“百壶”这一夸张的表述,暗示了诗人对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月夜下的自然美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次韵元素赋余新居
宋·周紫芝
一樽能此共窥临,草色凄迷步履深。黄帽青鞋聊偃蹇,白衣苍狗自浮沉。瓮头酒熟须同把,窗下诗成亦共吟。待得吾庐真可爱,更须绕屋树成阴。
将晓二首(其二)
唐·杜甫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