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天
界
寺
行
随
山
色
向
招
提
,
林
壑
清
幽
待
赋
诗
。
地
暖
渐
生
眠
鹿
草
,
松
枯
欲
折
挂
猿
枝
。
学
飞
乳
燕
还
巢
速
,
趺
坐
高
僧
出
定
迟
。
笑
我
白
头
车
马
客
,
座
中
无
酒
却
攒
眉
。
写景抒情
地点
季节写景
动物观察
情感抒发
自然哲理
译文
我随着山色前行来到寺庙,林间山谷的清幽景色等待着我去写诗描绘。
地暖使得鹿草逐渐生长,松树枯萎似乎要挂住猿猴的枝条。
学飞的乳燕急切地返回巢穴,打坐的高僧出定(从禅定中出来)的时刻稍显迟缓。
笑我这位白发苍苍、骑马行路的人吧,座中虽无美酒却满面愁容。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游天界寺》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行随山色向招提”,以行走的动态和山色的引导,展现出诗人寻访寺庙的兴致盎然。接着,“林壑清幽待赋诗”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优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地暖渐生眠鹿草,松枯欲折挂猿枝”两句,通过细腻观察,描绘了自然生态的生动画面:温暖的土地上,鹿草丛生,而老松上挂着猿猴攀爬留下的痕迹,富有生机与野趣。“学飞乳燕还巢速,趺坐高僧出定迟”运用对比,写乳燕急于归巢,反衬出高僧打坐入定的沉稳与禅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最后两句“笑我白头车马客,座中无酒却攒眉”,诗人自嘲为奔波劳碌的俗世之人,在这清幽之地却无法畅饮,只能愁眉紧锁,流露出对尘世烦恼的淡淡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寺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寓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猜您喜欢
吕城待闸得陈魏二生晤语
宋·陈造
吕城望奔牛,道里不作远。徙倚不容前,奈此河流浅。窘步客怀恶,痴坐仆夫倦。班荆得两生,晤语忘旦晚。文卷得细披,汤饼亦粗办。生须朋从乐,时亦慰连蹇。长吟行路难,回首偶耕愿。卜.....
游阴那寺
明·陈天资
闻说那山古道场,迟迟马策此羊肠。眠云嫩草时承坐,飞涧松花半送香。昙馆风清禅寂寂,芸窗月上夜央央。数声钟磬鸡鸣彻,欹枕閒听讲梵王。
送矩上人
宋·董嗣杲
单悬淮楚寺,裓染岁时尘。踏雪归何处,看云悟此身。三乘新见性,一钵晚随人。江北萧条甚,还期莫待春。
夜赋
宋·陈与义
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亦心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阿瞒狼狈地,山泽空峥嵘。强弱与兴衰,今古莽难评。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终.....
惶恐滩
明·张弼
异域经年到,孤舟万里还。壮怀看入鬓,惶恐过前滩。
春朝偶题
宋·张蕴
忙里偷閒答物华,一官随分是生涯。春风酒棹湖堤柳,晓月吟鞯辇路花。报喜忽闻枝上鹊,忘机时下屋头鸦。残年钝闷今朝尽,重对菱花拂帽纱。
宿鲈风亭
宋·李洪
暂解尘缨锁与缰,鲈风秋色似鲈乡。从今第四桥南去,蟹簖渔矶属漫郎。
夜过王予安寺楼令子茂远从山阴至率赠
明·黎遂球
黄绢新题处处传,红绫一幅夺时贤。桂枝总羡趋庭日,芍药谁如作赋年。捧杖正怀湖上寺,开樽俄到雪中船。灯前起舞拚沉醉,老我风尘待著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