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秋天
抒情
庐山
咏物
赞美
地点

译文

晓月已升,松梢被月光映照得若隐若现,行路之人一边策马前行一边吟咏着秋天的诗篇。
凉风吹过,吹动了头上的帽子,晨曦初露,光线淡淡地照在马鞭的头上。
树影婆娑,与村落连成一片,清泉流淌,发出呜咽般的声音,穿过岩石缝隙。
山花遍野,红色的小花夹道而生,马儿在山间小路上行走,任由路旁的景色吸引人驻足欣赏。
远方的山峰上飞过一只白鹤,那种自然之趣令人感受到真正的生命力量。
这里地势偏僻,无市井尘嚣的喧闹;山高月近人,自然与人的距离更加亲近。
炊烟袅袅升起,横在鸟道上;晨雾弥漫,遮住了车马扬起的尘土。
不要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那红红的枫叶预示着别样的春天即将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游历庐山时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联“月破松梢晓”以月亮穿过松枝的缝隙,暗示黎明的到来,而“诗吟马上秋”则写出诗人骑马漫游,边走边作诗的情景,展现出浓厚的诗意。颔联“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细致描绘了秋日早晨的清凉与微光,凉风轻拂,曙光初照,诗人的心情似乎也随着环境变得清新宁静。颈联“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进一步渲染了山间静谧的氛围,树影交织,泉水在岩石间低语,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尾联“山花红夹道,揽辔任勾留”描绘了沿途鲜艳的山花,诗人意欲驻足欣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最后一句“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诗人劝慰自己不必因秋日而伤感,因为即使在秋天,丹枫也预示着春天般的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清晨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的情感,体现了清末文人对山水的深情与旷达。

彭玉麟

60首
彭玉麟(1816年—1890年),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