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郊
闲
望
风
骚
高
处
谢
知
音
,
公
退
何
妨
纵
野
吟
。
弱
柳
不
能
牵
别
恨
,
片
云
应
念
识
闲
心
。
沙
平
古
岸
春
潮
急
,
门
掩
残
阳
暮
草
深
。
凝
望
江
皋
动
幽
兴
,
数
声
钟
磐
出
西
林
。
写景
春天
抒情
怀古
写水
山水
田园
地点
春郊
译文
在风骚之巅我感谢那些能理解我的知音们,公务之余不妨纵情于田野之间吟咏。
柔弱的柳条无法承载离别的悲伤,那片片云彩应该懂得我闲适的心境。
在春潮涌动的古岸边,沙地显得平旷;随着残阳落下,大门旁的草儿渐渐加深了其绿色。
我凝望着江边,内心的幽静和情趣被触动;数声钟磬之声从西林之中传出。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春郊闲望》,诗人以风雅的姿态表达了自己的闲适之情。首句“风骚高处谢知音”暗示了诗人对知己的感激,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接下来,“公退何妨纵野吟”表达了在公务之余,诗人愿意放开心怀,在自然中自由吟咏,流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弱柳不能牵别恨,片云应念识闲心”运用了象征手法,借柳条的柔弱无力来比喻无法牵绊离愁,而片云则似乎能理解诗人的闲适心境,增添了物我交融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春潮涌动的沙滩和夕阳映照下的深草,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闲适的氛围。最后两句“凝望江皋动幽兴,数声钟磐出西林”,诗人站在江边远眺,悠然兴起,远处寺庙的钟磐声不时传来,增添了静谧与禅意。整首诗以闲望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寇准
299首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