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琵琶亭
抒情
怀古
音乐
艺术

译文

抱持着忧愁,不要让弦声响起,这种声音只会让更愁的人听到。
在江边偶然听到琵琶的弹奏声,月色惨淡,风声凄凉,仿佛在诉说着动人的情感。
更何况那些思妇因孤独而悲伤,少年们则才华横溢,容貌如玉般美丽。
这位江州司马是庙廊之才,却在暮年上书直言而被放逐。
轻轻地拢住弦,细细地捻动,强忍着泪水弹奏,开怀畅饮的同时侧耳倾听,心中却充满迷茫和惆怅。
一首诗道尽了两个人的心事,琵琶的遗音被编入歌舞的乐章中。
这位老人的诗名流传千古,诵读他的诗篇也让琵琶女感叹不已。
谁又会珍惜亭前停泊的船客呢?他们四处漂泊,令人感到悲伤和凄楚。
邻家的老妓有着春风般的手艺,每次弹奏这曲子都用美酒来浇愁。
今夜月光只照着三个人,我倚着栏杆长啸,徒然地抓着头。

赏析

这首宋诗《琵琶亭》是陈造所作,以琵琶声为引,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故事。首句“抱愁莫遣朱弦鸣”,表达了对愁绪的深深压抑,不愿让音乐再增添愁苦。接着,诗人通过“江边一闻琵琶语,月惨风凄如动情”描绘出琵琶声的凄婉,仿佛能触动人心,连月色和风都为之哀伤。诗人进一步借“思妇伤幽独”和“少年多艺颜如玉”的形象,展现了琵琶女的孤独与才艺,以及自己的遭遇——“江州司马廊庙人,暮上谏书朝放逐”。他以自身经历与琵琶女的命运相联,表达出被贬谪的无奈与失落。“轻拢细撚忍泪弹,开樽侧耳思惘然”描绘了琵琶女演奏时的深情,诗人聆听之余,心中充满感慨。接下来,“一诗说尽两心事,遗音翻入歌舞筵”暗示了琵琶声不仅触动了诗人,也打动了宴会上的人们,但这份共鸣并未得到真正的理解。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诗名虽传千古,却无人真正理解他的漂泊之苦,而琵琶女的技艺依旧在“亭前泊舟客”中引起共鸣。“邻家故妓春风手,此曲每侑浇愁酒”描绘了琵琶女以乐曲慰藉他人,自己却只能独自面对漂泊的凄楚。全诗以月影下三人的场景收束,诗人“倚栏长啸空搔首”,流露出深深的孤寂与哀愁,琵琶之声成为连接古今,传递情感的纽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琵琶音乐的魅力与诗人的人生感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