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梅
引
陌
头
杨
柳
恨
春
迟
。
被
寒
欺
。
淡
依
依
。
瘦
损
王
孙
,
青
琐
小
腰
围
。
墙
外
琼
枝
空
照
影
,
翠
娥
敛
,
游
丝
百
丈
飞
。
燕
归
雁
归
书
问
寂
。
月
细
风
尖
供
怨
笛
。
玉
骨
成
灰
圣
得
回
。
梦
里
音
容
,
良
是
觉
来
非
。
多
少
江
州
司
马
泪
。
断
肠
曲
,
河
声
送
落
晖
。
写景
春天
怀旧
悼亡
情感
咏物
柳树
写鸟
离别
写水
译文
陌头的杨柳怨恨春天来得太迟,被寒风所欺凌,淡淡地依偎在一起。
王孙的腰围变得消瘦,青琐窗外的杨柳枝条也呈现出纤细的小腰形状。
墙外的琼枝只能倒映着空空的影子,翠蛾眉紧闭,长长游丝千丈随风飞舞。
燕子归巢,大雁传书却寂静无声。月光细碎,风中传来悲切的笛声。
玉骨化为灰烬圣洁难回。梦中的人影音容,醒来后却全然不是。
多少次江州司马泪流满面,那令人断肠的曲调,随着河水的声音渐渐消失在落日余晖之中。
赏析
这首《江梅引》是金末元初词人李治的作品,以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情感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词的开篇“陌头杨柳恨春迟”描绘了主人公在街头看到杨柳青青,却因春意迟迟未至而心生哀怨。"被寒欺"三字则暗示了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凄凉。接下来的“瘦损王孙,青琐小腰围”通过描绘人物的消瘦和衣带渐宽,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憔悴和思念之情。"墙外琼枝空照影"写出了主人公独自一人,只有墙外梅花的倒影相伴,更显孤独。“翠娥敛,游丝百丈飞”则借景抒情,以飘荡的游丝象征主人公纷飞的思绪。下片转而写到远方的燕归雁归,引发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书信的期盼,然而“月细风尖供怨笛”又暗示了通信无望的苦闷。"玉骨成灰圣得回"表达的是主人公对重逢的渴望,即使化为尘土也希望有重聚的一天。然而,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梦里音容,良是觉来非"道尽了失望与无奈。最后,“多少江州司马泪”借用典故,表达了主人公的悲痛,如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的江州司马之泪,而“断肠曲,河声送落晖”则以流水和落日余晖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将词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词人深沉的离愁别绪。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春日即事九首(其四)
宋·李廌
毛桃犹带蕊,青杏已团枝。老不禁春恼,应知老易欺。
孤鸾·闺忆
清·佟世南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
中秋西桥饮酒和卢申之韵
宋·赵肃远
翠蘋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