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春天
抒情
写花
芍药
珍惜时光

译文

白发老人在春光中常以酒自娱,感情多情更易为剩余的春天而感到珍惜。
绿色的酒杯(可能是指盛满美酒的酒杯)总是让人忘记忧愁,而红色的花朵(可能是指芍药等)则像绝代佳人一样。
悠闲自在地在山林之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并不在乎那些崇高的富贵。
这两位豪士的度量不同,不必像嘲笑伯伦那样去规规(规矩、约束)他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天的感慨与自我放旷的生活态度。首句“白发逢春取醉频”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依然在春天里频繁饮酒以寄托情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接着,“多情倍复惜馀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厚意,即使春天即将逝去,也难以割舍这份美好。“绿尊故是忘忧物,红药浑如绝代人”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酒比作能忘却忧愁的良药,将红芍药比作绝世佳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酒和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通过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排遣内心的忧愁。“放旷山林真得意,崇高富贵不关身”则展示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远离世俗名利的生活理想。他选择在山林中放纵自我,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对于外界的荣华富贵则显得毫不在意,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最后,“二豪度量非同调,未用规规笑伯伦”表明诗人并不认同那些追求权势、拘泥于形式的所谓“豪杰”,而是以伯伦(可能指陶渊明)为榜样,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高洁。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更体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薛蕙

667首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