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怀
写景抒情
赞美友情
怀古
春天送别
情寄亲朋

译文

官员们乘着华丽的马车和旌旗浩浩荡荡而来,他们在朝堂上也是一时的风云人物。
孩童们欢快地骑着竹马迎接,显现出他们内心的喜悦;而身在官府的男儿们则向长官汇报工作。
繁花似锦的景象中,舞袖飘飘的楼阁相互依偎;号角声送别归来的官员,客人们也纷纷跟随其后。
只有我,一个地位卑微的人,心中充满感慨和感激。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和我的家人分别两地,承受着恩情却无法报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归来时的壮观场景和个人情感。开篇“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展示了官员返程时的排场和昔日登朝的繁华,珠履和旌旗象征着威仪和权力,表明这是一位不凡的人物。紧接着“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则是官员与家人团聚的情景。竹马代表孩童的玩具,而柏台可能是家中的某个特定地点。这里传达了一种温馨和亲昵。“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则描绘了官员返回府邸时的景象,花瓣随风起舞,与楼台相倚,角声送行人回家,宾客们也跟随着主人回到府中。这段落展现了一种欢乐和热闹的氛围。最后“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人以“贱夫”自称,表达了对往昔恩情的怀念和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十年两地”暗示了一段长久的离别和牵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既展现了官场生活的繁华,也流露出个人对于亲情和往昔恩情的深切怀念。

赵嘏

265首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猜您喜欢

初寒病中有感
宋·陆游
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唐·刘禹锡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