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西

(

)

姿
写景
山水
田园
秋天的词
情感的
思乡的
写山
季节

译文

第一句“漠漠林姿澹不浓,日斜才见水南峰。”可以翻译为:林间雾气朦胧,颜色并不浓烈,太阳斜照时才能看到水南边的山峰。
第二句“机声札札比邻夕,粳穗油油佃舍冬。”可以翻译为:织布机的声音嘈杂不断,在邻近的夜晚回荡,而在寒冷的冬季,粳稻和麦穗则显得油光发亮。
第三句“潦尽融□行郭索,天高沆瀣浴芙蓉。”这一句因为有一个字缺失,可能无法完全准确翻译。不过可以尝试理解为:“积水消退后,郭索(可能是某种动物或景象)在行动,天空高远,芙蓉在沆瀣(夜晚的清气)中沐浴。”
第四句“商歌不发蓬扉掩,尘世谁知去住踪。”可以翻译为:商人的歌声没有响起,简陋的木门紧闭着,尘世中又有谁会知道我离开和留下的踪迹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晚景图。首句“漠漠林姿澹不浓”,以淡雅之笔勾勒出林木稀疏、色彩淡薄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日斜才见水南峰”一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巧妙地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处的山峰,展现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机声札札比邻夕,粳穗油油佃舍冬。”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劳作场景。机声札札,是农具在田间劳作的声音;粳穗油油,形象地表现了稻谷成熟时的饱满与光泽,佃舍冬则暗示了农忙季节的结束,农民们在冬日里忙碌的身影跃然纸上。“潦尽融□行郭索,天高沆瀣浴芙蓉。”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潦尽融□可能是指雨水消散后的清新空气,行郭索则可能是指夜幕降临时,村庄中灯火点点的景象。天高沆瀣(露水)浴芙蓉,描绘了月光下露珠晶莹、荷花轻摇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活的纯净与美好。最后,“商歌不发蓬扉掩,尘世谁知去住踪。”诗人以商歌(古代商人行走时所唱的歌曲)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尘世喧嚣的厌倦。蓬扉掩,指的是关闭的门户,象征着内心的避世与宁静。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界纷扰之间平衡的追求。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劳作之美、自然之韵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