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写景抒情
怀古抒情
节令
夏天
山水写景
赞美

译文

满篇的琳琅词句都是全新的,扫去庭院的尘土,长时间吟咏着荷花的情韵,感到十分亲切。
曾经尝试隐居山林,辞别尘世的繁华,却又仿佛有炊烟袅袅升起,让我心生归隐之意,想要在陈旧的乡村生活中寻找安宁。
芳香的马儿似乎在试看调养鹤的诀窍,垂杨深深映照着与鸥鸟亲近的身影。
整日只在一帘之隔的床上斜靠着枕头,甘愿成为明时的一位草莽之臣,默默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首联“满幅琳琅句尽新,扫庭长咏荷情亲”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文字艺术的热爱与追求,通过“琳琅句”形容诗句的美妙与丰富,而“扫庭长咏荷情亲”则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荷塘的清幽与诗人的深情相映成趣。颔联“何曾辟谷能辞汉,恰有炊烟拟在陈”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以“辟谷”这一古代隐士的修行方式象征远离尘世,但实际并未真正选择遁世;另一方面,通过“炊烟拟在陈”暗示自己仍渴望回归平凡生活,与家人团聚,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颈联“芳马试看调鹤诀,垂杨深映狎鸥身”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通过“芳马调鹤”与“垂杨狎鸥”的场景,诗人展现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着对自身人格修养的追求,希望如同鹤与鸥一样,能够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尾联“一帘永日惟攲枕,甘作明时草莽臣”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与对未来的期待。在“一帘永日”中,诗人选择“攲枕”自省,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与价值追求,甘愿成为“明时草莽臣”,既是对当朝的忠诚,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认同,体现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追求精神高洁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与成长。

猜您喜欢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其六)
宋·张孝祥
谷帘酿酒极清美,风味大似主人翁。我有一尊正倾写,却思烟雨庾楼中。
融轩
明·李坚(贞夫)
一室虽云小,中藏天下春。眼前皆物共,榻外亦吾邻。丽日风生煖,温泉脉自淳。笑渠失弓者,得计楚邦人。
武夷九曲渔歌(其四)
明·蔡哲
三曲仙机隐碧岑,琅玕芝草正萧森。山头夜半闻天乐,只有渔郎是赏音。
春日寄伯兄(其二)
清·许传霈
烟花自古艳扬州,远道相思思不休。灯火两三凄客舍,潮头千万涌乡愁。雄心兀兀金焦峙,壮志茫茫江海流。惟有一编堪寿世,遥知风雨护扁舟。
天宁寺叠前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柰苑香花集禅侣,慈宁万寿祝如陵。似兹那可异端辟,但彼谁臻最上层。忘所入流佛惟寂,遇佳得句我犹能。论民便欲论其苦,廿七年来心是凭。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其六)
明·徐淮
迂疏畏炎暑,散发修竹林。绿色豁病目,清风涤烦襟。好诗节间题,浊酒叶底斟。古贤不可起,胜会难重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