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离别
写景
抒情
怀古
地点
鉴湖
手法
再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的《再别鉴湖》。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鉴湖时的情景,以金风、北游、帝阍、华夏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壮阔的历史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并提到自己虽身在旅途,但心系国家,希望自己的言论能为国家带来清明与变革。“忧时亦乞言,披章达清夜”两句,体现了诗人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君抱瑞世图,素望寰宇大”,则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希望他能拥有治理天下的大智慧和胸襟。“朝正固常典,所际在更化”,表明了诗人对于朝政的忠诚与对改革的期待。“保釐旧业尊,一食仍尽下”,则是对官员勤勉工作的赞扬,即使是在简陋的条件下,也依然坚守职责。“台端岂迂途,论课谅非亚”,表达了对官员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对某些官员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担忧。“曷慰励精怀,宣室有燕暇”,则寄托了诗人希望朝廷能够重视人才,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最后,“小邮双赤旗,江山俨罨画”,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的场景,以双赤旗和江山美景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美丽。“不信别时苦,悲鸣恋群马”,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朋友的不舍之情,即使离别时充满了痛苦,心中仍难以割舍与群马的依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