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送别
山水
情感
抒情
春天
三月

译文

在滇池的三月,瘴气烟雾轻淡,我手上的归环寄托了万里的情感。
与人世间相处,不妨将文章作为事业,复官后仍然得以因谏言而得到名声。
在南方烹饪出了初宜的味道,就像韩愈的诗篇一样;在西边记录下了安仁的旧时行迹。
如果有人询问边远地区的幽深风俗,我将写出一篇《王会》之类的文章,不知道何时能完成。

赏析

此诗《送关给舍赴召》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诗中描绘了滇池三月时节,瘴气渐轻,手捧归环,承载着万里深情的情景。诗人以“与世不妨文作业,复官仍得谏为名”表达其对文学创作和谏言的坚守,体现了文人风骨。接着,“南烹韩愈初宜味,西赋安仁旧纪行”两句,借韩愈和潘岳的故事,寓意诗人的作品应如佳肴般美味,记录行迹如同历史一般珍贵。最后,“前席倘询幽远俗,一篇王会几时成”表达了诗人期待在君主面前能畅谈民间风俗,完成一篇集大成之作的愿望。整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