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闺怨
黄河情

译文

白话译文:为何如此急迫,就像黄河曲折蜿蜒九回。
白话译文:我嫁给了驾船的郎君,只能在空荡的床上独自度过夜晚。
白话译文:不说你的心肠不如坚石硬,那怎么让我的美貌常如美玉般光彩照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通过对黄河九曲之势和水流声响的描绘,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孤独寂寞的情感。“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开篇即以黄河之水为画面,描述其奔腾不息、曲折多变的景象。"促促"二字模拟了河水汹涌澎湃的声音,给人一种动感和力度感,同时“九回曲”则指出了黄河流经山谷间的蜿蜒曲折。“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诗人通过嫁接的方式,将思妇的情绪转向个人生活。"棹船郎"即是远行的丈夫,而"空床将影宿"则表达了思妇独守空床,对月光下的孤影感到凄凉,体现出她对丈夫深切的思念和孤独的夜晚。“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长如玉。”最后两句诗,则是思妇直接的情感表达。她质问,为何丈夫的心似石头般坚硬,不被她的美貌所动摇。"那教妾貌长如玉"则是在说,尽管她像玉一样美丽,却也无法留住丈夫的脚步。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思妇内心独白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女子在面对爱情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她的思念不仅是对丈夫肉体上的渴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她希望自己的美丽能够留住对方的心,却也只能在空床上与影子为伴,感受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李益在抒情诗歌方面的高超造诣。

李益

168首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