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衣
曲
寄
衣
相
忆
不
相
见
,
殷
勤
只
在
手
中
线
。
妾
意
殷
勤
谁
共
论
,
一
一
抽
针
尽
泪
痕
。
泪
痕
点
点
湿
不
乾
,
幽
缄
寄
与
良
人
看
,
妾
身
隔
断
关
山
难
。
情感
思乡
闺怨
离别
译文
通过寄送衣裳来回忆,虽然无法相见,但我的殷勤都在这手中的线里。
我的深情厚意有谁和我共同讨论呢?每一针一线都带着我的泪痕。
泪痕点点,湿润了衣衫却无法风干。我把这封满含深情的信寄给远方的良人,让他看到我的思念,但我和他却被关山阻隔,难以相见。
赏析
这首《寄衣曲》是明代诗人冯大受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对远方良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首句“寄衣相忆不相见”,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女子虽无法与心上人面对面相见,却以一针一线寄托着对他的深深思念。这不仅是一份物质上的寄送,更蕴含着情感的传递与心灵的慰藉。接着,“殷勤只在手中线”一句,将女子的深情厚意凝聚于细微的动作之中。她的一针一线,都充满了对良人的关切与思念,这份情感细腻而真挚,让人感受到爱的温度。“妾意殷勤谁共论,一一抽针尽泪痕。”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女子的每一针都倾注了她对良人的思念之情,以至于每一针都仿佛被泪水浸透,这不仅是对良人思念的表达,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宣泄。这里,泪痕不仅代表着悲伤,也象征着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最后,“泪痕点点湿不乾,幽缄寄与良人看,妾身隔断关山难。”女子将这些饱含情感的衣物封存,寄给远方的良人。尽管两人被山河阻隔,无法相见,但这份寄予衣物中的深情,却跨越了距离,传达了她的心声。泪痕虽干,但衣物中蕴含的情感却如同流水般绵延不绝,穿越时空,直达对方的心灵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对远方良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在距离与障碍面前,爱情依旧能够跨越千山万水的力量。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