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地点
历史
怀古
赞美
敬仰
秋日
悼亡
抒情

译文

漫长的道路遥遥相对,行进的车辆驻扎在阳武。
高大的山丘上长满了蔓草,云雾缭绕的地方是萧何的坟墓。
想起这位人中的豪杰,张良和韩信可与他并列为伍。
他的荣誉和名声并不值得自夸,最重要的是他忠心事奉君主。
他入关应该成为王,却背弃了约定而归于西楚。
他劝说刘邦定都汉中,视死如归的决心无人能及。
他治理百姓使人才辈出,建立国家无人敢轻视。
三秦地区容易平定,三河之地也不难攻取。
他通过推荐信登上将坛,灭掉羽翼指向垓下。
他的帝业终于完成,元勋事迹将流传千古。
白杨树在风中萧萧作响,日暮时分振动了天空。
我悲壮地唱起一首歌,想要离去却又留连忘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古人在遥远的路途中行走,心中怀念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张良、韩信等,他们忠诚事主,虽然名声不足以矜夸,但其忠诚之心却是难能可贵。诗中提到“入关当王之”、“劝王都汉中”,显示了对古人策略布局的赞赏,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大业的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养民、立国的理想,以及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深切感慨。从艺术表现来看,此诗语言庄重,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回忆与颂扬。通过“三秦良易定”、“三河不难取”的描述,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英雄开疆扩土、安邦治国的赞美。而“帝业一以成,元勋著千古”,则表达了对伟大功业永载史册的肯定。在最后几句中,“萧萧白杨风”、“日暮振天宇”等景象描写,营造了一种苍凉与悲壮的氛围,而“悲吟昼一歌,欲去重延伫”,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奈的情绪。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情怀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作品,通过对古人的追思和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