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山水
自然
冬景
佛教思想

译文

森罗万象,都是被一种法则所印证的。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看到太阳和星星。
松树原本就是直的,荆棘原本就是弯曲的,这如何能成为一种法则呢?无论经过一个冬天还是两个冬天,都可以双手交叠放在胸前。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的问答形式展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智慧。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植物的特性来比喻佛法的普遍性和不变性。"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开篇即点明了佛法的普遍性,认为世间万物皆可被佛法所包容和理解。"昼见日,夜见星",白天我们能看到太阳,夜晚能看到星星,这象征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佛法的真理都能显现。"松本直,棘本曲",松树的枝干笔直,荆棘的枝干弯曲,这里用两种不同的植物形象来说明事物的多样性和内在的统一性,即无论外在形态如何变化,本质都是相同的。"如何是一法",提出疑问,引人思考,佛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最后两句"一冬二冬,叉手当胸",以季节的更替和简单的动作,寓意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平静,强调了佛法的恒久不变和修行者内心的坚定。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不变性和内在的统一性,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佛法的真谛。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舟入罗旁之水将访西宁张明府有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溪尽山城出,高高在乱峰。厓飞千树瀑,石响一林钟。叶落传人语,沙乾失虎踪。夕阳茅店外,樵影下寒松。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