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乐
府
东
家
公
,
字
仲
春
。
柱
一
鸠
,
杖
■
唇
。
未知主题分
民谣
写鸟
译文
第一句“东家公,字仲春。”意为“东边邻居家的老爷子,名字叫仲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东家公,字仲春”的人物形象,通过“柱一鸠,杖■唇”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他手持鸠杖的形象,显示出一种闲适与淡泊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诗作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生活状态。在古代文学中,鸠杖常被用来象征老年人或隐士,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东家公,字仲春,这一名字本身就带有文雅之气,进一步强化了其形象的高洁与内敛。通过“柱一鸠,杖■唇”这样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元素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体来看,这首诗虽短小,却蕴含深意,通过对东家公形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体现了汉代乐府诗歌注重抒情写意、寓言寓意的艺术特色。
两汉乐府
106首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乐府”有两个含义,一是古代音乐官暑的名称,一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 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 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西汉朝廷负责管 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 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 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 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 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西汉从 惠帝到文、景之世,见于记载的乐府歌诗主要是以上两种。
猜您喜欢
机女叹
宋·叶茵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满江红(其九)倦游初归顾庵绎堂处实既庭枉集草堂用顾庵原韵
明末清初·尤侗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北行杂咏(其三)
清·六十七
傀儡堆云连碧落,崦嵫衔日带寒烟。微闻香气来糖廍,屡见青葱度蔗田。翠竹丛中村犬吠,白沙池上水牛眠。三年海国巡民社,可是皇仁已遍宣。
菩萨蛮(其八)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尔曹莫笑民歌俚。诗词原自民歌起。朴语写中诚。唯思杜少陵。一编重选得。芟尽淫哇习。试语作新腔。欢虞仍激昂。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十五)
宋·释普济
鸣爆竹,送残年,东村王老夜烧钱。南山短拙无施设,借婆裙子拜婆年。
四禽言(其二)
元·任士林
脱裤脱裤,破碎一针无补处。谁持箧中新,换我身上故。但得深闺有孟光,年年裤破亦不恶。
裕州道中(其二)
清·边浴礼
堵阳古驿南,有村曰独树。瓦屋千余家,廛市亘分布。自遭贼火焚,今年已三度。垣墙俱赤立,瓦砾塞衢路。斩刈尽鸡豚,逃亡到童孺。居民鸠鹄形,羸老不堪诉。待抚目苦睊,余生沫聊呴。敢.....
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其五)
宋·吕天策
环沙饶沃壤,农工敏锄耰。青秧拥翠被,大堤蔽吴牛。渔商蛮獠杂,结屋桑柘幽。翁妇顾相喜,占风知有秋。吾侪拙生事,腹果即无求。年丰预有托,一饱不难谋。钟鼎固乐矣,其乐如是不。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