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歌
金
荆
持
作
枕
,
紫
荆
持
作
床
。
写物
山水田园
词抒情
译文
用金色的荆条做成枕头,用紫色的荆条做成床。
赏析
这首诗《古歌》以“金荆”与“紫荆”为意象,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美。“金荆持作枕,紫荆持作床。”这两句诗选取了两种常见的荆树,金荆和紫荆,分别作为枕头和床板的材料。金荆和紫荆在古代文献中常被提及,它们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因其质地坚硬而被用于制作生活用品。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古代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金荆持作枕”,金荆质地坚硬,可以提供稳固的支持,作为枕头使用,既实用又舒适。“紫荆持作床”,紫荆同样以其坚固的特性,成为制作床板的理想材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整首诗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学。通过“金荆”与“紫荆”的选择,诗人传达出了一种朴素而实用的生活美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两汉乐府
106首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乐府”有两个含义,一是古代音乐官暑的名称,一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 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 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西汉朝廷负责管 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 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 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 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 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西汉从 惠帝到文、景之世,见于记载的乐府歌诗主要是以上两种。
猜您喜欢
渔父辞(其二)
宋末元初·毛直方
呼儿买米得新粳,渔村且喜见秋成。今朝尝新莫草草,好钓鲈鱼来煮羹。
元夕
宋·方岳
茅屋相看冷似冰,蒲团孤坐澹于僧。数行老墨閒居赋,一炷寒灯耐久朋。时异不供三太息,吾衰何啻百无能。后山亦有梅花月,不复年时兴可乘。
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唐·皮日休
万家无事锁兰桡,乡味腥多厌紫虈。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俨遮桥。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鸟群高欲避潮。唯望旧知怜此意,得为伧鬼也逍遥。
道院
宋·叶茵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赠晚节谢表之寿
明·王希文
我亦与君同寿日,年年寿酒不同斟。未残篱菊凌霜晚,将进霞觞感岁侵。驻世百龄何用药,丹成九转只留心。薄田香稻今当熟,浊酒燃荆聊一吟。
题友人草堂
唐·张乔
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馀。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
颂古二十四首(其九)
宋·释胜
披蓑侧笠千峰上,引水浇蔬五老前。中有瓜田难纳履,睦州倒退在傍边。
田舍杂咏五首为梅庄诸处士赋(其四)
明·童轩
载酒看山湖上归,西风吹冷薜萝衣。水田刈尽云千顷,无数牛羊草正腓。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