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
山水田园
词抒情

译文

用金色的荆条做成枕头,用紫色的荆条做成床。

赏析

这首诗《古歌》以“金荆”与“紫荆”为意象,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美。“金荆持作枕,紫荆持作床。”这两句诗选取了两种常见的荆树,金荆和紫荆,分别作为枕头和床板的材料。金荆和紫荆在古代文献中常被提及,它们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因其质地坚硬而被用于制作生活用品。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古代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金荆持作枕”,金荆质地坚硬,可以提供稳固的支持,作为枕头使用,既实用又舒适。“紫荆持作床”,紫荆同样以其坚固的特性,成为制作床板的理想材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整首诗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学。通过“金荆”与“紫荆”的选择,诗人传达出了一种朴素而实用的生活美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两汉乐府

106首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乐府”有两个含义,一是古代音乐官暑的名称,一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 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 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西汉朝廷负责管 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 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 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 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 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西汉从 惠帝到文、景之世,见于记载的乐府歌诗主要是以上两种。